「有你真好」情緒與人際團體
歡迎一起來交朋友、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進入彼此的內心世界!
🙋♀️緣起:
團體治療是由兩人以上構成,催化團體動力與關係作為療效的治療方式,與一對一心理治療最大的不同在於人數所造成的改變。
Irvin Yalom (1995)認為是由團體的「療效因子」 (Therapeutic factors)所產生,他歸納了11項療效因 子: 1. 植入希望 (Instillation of hope) 2. 普同感 (Universality) 3. 傳達資訊 (Imparting of information) 4. 利他主義 (Altruism) 5. 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 (The corrective recapitulation of the primary family group)6. 社交技巧的發展 (Development of socializing techniques) 7. 模仿行為 (Imitative behavior) 8. 人際學習 (Interpersonal learning) 9. 團體凝聚力 (Group cohesiveness) 10. 情緒宣洩 (Catharsis) 11. 存在性因子 (Existential factors)
而在團體中可以看見社會的縮影,往往個別晤談看不見的人際互動及情緒經驗,在互動的過程中會被凸顯。透過團體的調整,在經驗現實互動脈絡的前提下,慢慢地將改變類化的生活當中。
機構與服務對象可能會認為團體是經濟實惠的安排,同時有療效又有大量人次,但實則不然。團體治療專業上是一個風格多樣/困難駕馭的操作,學校輔導系統中專輔教師被期待每學期帶團體、實習心理師的訓練中也包含這一環,但在以一對一為單位的經驗要轉換成團體的腦袋是需要下功夫的,就像從伴侶到家族,當中富含許多檯面下的動力,也考驗帶領者的風格。
🙋♀️帶領者者是誰呢?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翁宇津心理師
很榮幸受邀在佳好+good心理諮商所開小團體!與團體的淵源深厚,十餘年兒童團體帶領經驗,於國中小/育幼院/社福機構進行半結構式遊戲治療團體,大學初次接觸團體諮商帶領心理營團體諮商,研究所論文寫高關懷青少年團體歷程,剝洋蔥被嗆到的故事。
⏰團體的內容是什麼呢?
確實,過去的經驗,路過的人看起來就像是一群人在玩一樣。 但這個玩,是經過細緻安排、不斷螺旋式修正的,不簡單的玩。
一個團體,就像個人一樣,需要執行某些功能此團體能夠通過覺察、啟動、接觸、和消退或完成等經驗循環圈,從這個循環出發,在團體歷程的安排將會持續編織團體凝聚力的網絡。
圖片中的恐龍與士兵正在守護著寶藏,是孩子們玩出來的遊戲歷程,團體中自然呈現出動力,他們正在聯手對戰著。結盟者一起做出堅若磐石的寶藏窩藏處,帶領者協助一邊刺探敵情一邊精神喊話,同時有人游離叛變、對方不斷叫囂挑釁,使得這場戰局難分難捨。
與個別遊戲的過程不同,在於團體能夠經驗循環圈,從感覺、覺察、能量的移動、行動、接觸、消退、到休息與沉默,當中情緒的宣洩,動力的變化,藉由遊戲與藝術表達,呈現出內在的議題,發揮團體療效。
✊️團體活動大綱:
Ⅱ OOXX說你好 1. 認識彼此遊戲 2. 規範手印 3. 歡迎信
Ⅲ 風起建築趣 1. 小風吹遊戲 2. 團體建築房屋 3. 六項修練戰力圖
Ⅳ 奇檬子的一百種面貌 1. 好代表物創作 2. 情緒臉譜
Ⅴ 很久很久以前… 1. 故事接龍 2. BASIC PH創作 3. 六項修練戰力圖
Ⅵ 我是最佳主角 1. 創意故事創作 2. 創意故事演出 3. 情緒臉譜
Ⅶ 曲終人散 1. 頒獎典禮 2. 許願樹 3. 回饋
🙋參加團體會經驗些什麼呢?
從開始跟一個個七零八落不明的黑黑小丸子成員開始,過程中一起玩、學習、當然有人放空有時激盪,最後圍繞匯集成一個舒適的小圈圈。
團體歷程發展是指規範、角色、凝聚力、溝通模式、次團體和領導權隨時間轉變的情形(Rose, 2001),透過臨床判斷和派典能確定團體在哪一階段。學者從兩個觀點嘗試理論團體歷程,分別是階段觀點以及循環觀點。
經驗過團體魔力後,會有強烈的牽掛呢~
💞💖
Comments